圖:1951年5000元蒙古包圖案紙幣(正面)
第一套人民幣一直都是人民幣收藏市場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其中其中一萬元牧馬人乃是幣王中的幣王,價值超百萬。而同時與牧馬人被譽為第一套人民幣“雙至尊”5000元蒙古包則是另一張絕世珍品。2009年5月中國嘉德成交的一枚8.5品蒙古包紙幣,成交價為32.48萬元,而近期則可能超過60萬元。五千元蒙古包留存的品相大都不高,至今為止出現在拍賣場上的最高是9品,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是5、6品。而存世量更是少的可憐,據數年前有資料顯示,“蒙古包”的存世量僅有100枚左右,其價格低于牧馬人主要是其面值較牧馬圖紙幣低,而且流通相對更為頻繁。
圖:1951年5000元蒙古包圖案紙幣(背面)
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5000元蒙古包”發行于內蒙古地區,僅在城市使用,流用數量極少,當時人們普遍缺乏收藏意識,加之銀行回收徹底,使得此枚存世甚少,收藏難度極大,甚為珍貴。
第一套人民幣進入收藏領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的事,到今天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在這二十多年內,第一套人民幣從“棄至于地無人問津”,到今天“洛陽紙貴”。價格一路飚升、貨源日益減少、收藏隊伍越來越大,拍賣場上屢創新高,F回顧第一套人民幣收藏歷史,風風雨雨歷程,起伏跌宕激情,對它曾經擁有過,因它曾經歡笑過,把它曾經放棄過,因它曾經懊悔過,對它曾經藐視過,為它曾經追求過,因它曾經賺過錢,為它曾經散過財。二十年往事不堪回首。今筆者把從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第一套人民幣收藏過程分以下幾個時期敘述之,以引起第一套人民幣收藏的追憶。不對之處祈望指正。
1948年12月1日上午九時,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石家莊原華北銀行總行里,準備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券時,原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科科長石雷先生,出以對醞釀、籌備與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券的紀念,把即將發行的新券50元,冠字<ⅠⅡⅢ>,號碼00000001水車與礦井券,用5000元冀南鈔將其換下,作永久留念,并收藏至今,石雷先生這一動作,是第一套人民幣收藏活動的開始,石雷先生同時成了第一個收藏人民幣的人,也說明第一套人民幣收藏是未進入流通前就開始。從此第一套人民幣收藏活動在人民中廣為開展,第一套人民幣在其流通期間和退出領域后,確實有許多人對這么多張花花綠綠的鈔票收集過,留存過,喜歡過,這種收藏不同于現在的收藏意義,當時的收藏,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留幾張看看,無刻意追求之心,也無須多化錢而可隨手而得,互相間都送送討討而已,全在無意中,屬原始收藏狀態,我們把在改革開放前的第一套人民幣收藏統稱為收藏原始期,時間為1948年至1965年,直到改革開放后,原始收藏的性質得以改變。
1978年改革開放后,經過數年的解凍后,禁錮思想松弛,收藏風氣漸開,進入八十年代初期,始有郵票交換市場在我國各大、中城市陸續出現,初以郵票交易為主,鮮有錢幣買賣,第一套人民幣根本尚未進入收藏市場,有的地方甚至禁止錢幣買賣,這段時間里第一套人民幣的收藏完全是一個“原始狀態”,既沒有第一套人民幣書目可參考,沒有錢幣市場可選購,也不知道票券價格貴賤情況,極少錢幣收藏者以其對錢幣的偏愛,也兼收一些第一套人民幣,并非刻意專題收藏,不下功夫去尋覓,也不化大價錢去購買。在這段時期里,縱然有極少數錢幣收藏家收藏了第一套人民幣,也全屬偶然性,卻是一樁難能可貴的事,可喜可賀的事。所以筆者把這段時間稱為“第一套人民幣收藏解凍期”。這段時間是從1980年至1987年,長達7-8年,到上海的《上海錢幣通訊》刊出第一套人民幣票券之后,漸漸結束。
"蒙古包紙幣"發行1951年發行量僅有500萬張以內、冠子號就是1俎羅馬數字《123》、號碼段為0000001-4999999為止!以我個人的收藏經驗到目前發現的為止百張左右、能達到8品以上的30張以內9品以上的僅有30張左右吧、牧馬存世量很稀少!
"蒙古包紙幣"發行使用地區是蒙古的北部地區以及我國的東北北部地區、當時是為了國內貨幣統一、對內蒙古銀行以及東北銀行進行兌換回收。
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歷史的回憶自上世紀80年代國內外大收藏家開始尋找第一套人民幣完整性、在收集的過程中感覺到背面帶蒙文的和帶維文是分少見、收藏人們這才醒悟帶蒙文版和帶維文版是對特定的地區和特定的時間發行的!這才感覺到珍稀性!為什么革命區幣和第一版人民幣的當時發行量也不是很稀少的而現在的存世量少的驚人呢!這要從清政府瓦解后國民政府和日本占領中國領土當時“通貨膨脹”國民政府和日本占有者大量加大貨幣的面值和發行量、我們黨解放全國后、國民政府把大量貨幣和沉重的負擔都留給受苦人民了!為什么革命區票幣和人民幣存世這么稀少了?這要說我們黨是對人民負責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辰在人民銀行令上就說到了要對人民負責把人民手上的最后一張革命區幣都兌換回來!永遠不作廢、什么時間兌換都比例的回收!
〖點購收藏網〗第一套人民幣1951年5000元蒙古包紙幣回收參考價格:10萬元人民幣→20萬元人民幣→40萬元人民幣(根據實物不同品相評估具體價格)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