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1月7日為紀念慈禧太后60壽辰發行的紀念郵票是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紀念郵票都有標記,在郵票上印有“紀”(1967年以前,中國共發行紀念郵票124套,在郵票的左下角都印有一個"紀"字,另外還有東北貼用紀念郵票8套,無齒票1套)或“J”(1974年~1992年),1992年以后不再采用J和T的編序方式。
新中國從1949年至1992年的43年間發行紀念郵票約300多套,這些紀念郵票以中國國內和國際上重大事件、古今偉人和重要紀念日為題材。如“開國大典”郵票,是根據著名畫家董希文的油畫設計的。它以莊嚴的畫面,生動地記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又比如,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不少科學發明走在世界的前列:數學家祖沖之,在公元5世紀就已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藥物學家李時珍花了3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本草綱目》這部巨著;蔡倫在公元105年就對造紙術作了改進和推廣。
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發行3套“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這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人物的景仰,也是對后人的激勵。體育活動也是中國紀念郵票的一項重要題材。從1949年到1992年,中國發行體育郵票20多套、200多枚,從多方面反映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我國曾分別于抗日戰爭勝利20周年、40周年、50周年、60周年時發行過紀念郵票。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根據中央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安排,2015年9月3日將發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該套紀念郵票安排發行13+1枚,其中包括13枚郵票和1枚小型張。郵票表現內容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及相關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