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么收藏范曾十二生肖金幣?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發達,信息傳播的迅速,各地聯系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收藏,懂得收藏,品位收藏,并漸漸加入收藏大軍,小到鑰匙扣,大到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藝術品。市場上有一款“范曾十二生肖金幣”,就是個適中的收藏品,人們買是因為喜歡它的藝術價值,懂得它的內涵,并且有閑錢有精力來“玩一玩”。
為藝術而收藏
范曾的作品備受書畫收藏界追捧,即使面對金融海嘯,其作品價值非跌反漲,1998年范曾巨作《麗人行》剛完成時被估價400到800萬之間,卻在拍賣會上拍出了1200萬的天價。目前,范曾的書法作品每字價格逐年遞增2萬,一個字高達5萬元,國畫作品更是水漲船高,一幅普通畫作即高達50萬元。
根據世界各大拍賣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目前,范曾畫作拍賣總額已經超過4個億。而且他是第一位進入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世界頂尖拍賣行的在世國畫大師和唯一一位在故宮皇家書局舉辦個人畫展的在世畫家,其10幅畫作更被故宮永久珍藏。并且早在八十年代,范曾憑借售畫所得,就捐贈480萬元興建天津南開大學藝術大樓。一支筆畫出一幢大樓,這在當時還以萬元戶為榮的中國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似的傳奇!
根據美國心里學家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理論,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動是人的需要,他將其分為7個層次,由上而下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后5種屬于生長需要,可產生成長性動機,為人類所特有,是一種超越了生存滿足后,發自內心的渴求發展和實現自身潛能的需要,滿足了這個需要,才能體現人的本質和價值,而收藏行為恰恰可以滿足人的這層需要, “范曾十二生肖金幣”有著很強的藝術理念,藝術價值在里面,他隱含的藝術價值遠大于自身的黃金價值。滿足人們追求藝術,崇拜藝術名人的需要,這是精神層次的滿足,甚至在某種場合可以成為身份的象征。
為研究而收藏
收藏不能為收藏而收藏,而要為研究而收藏,為自身充實而收藏,收藏不是收集,真正的收藏是一種文化現象,各種文化淵源都與收藏有關,“范曾12生肖金幣”里的十二生肖就是文化傳統,自古就有十二生肖,而十二生肖的藏品也很多,但又是范曾畫的十二生肖,還是祖國60華誕時候畫的,這就成就了“范曾12生肖金幣”的文化藝術價值,有人作客家里,拿出來還能說得來龍去脈,從收藏背景到收藏時的心理,到藏品的文化,自然客人也能增長不少見識,閑時拿出來把玩一下,用放大鏡仔細研究大師筆下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這也是收藏者自得其樂的地方。
收藏就是“玩”
收藏是什么,很多人認為搞收藏可發大財,投資郵票可增值,這是九十年代以來投資一族的心理,人人都想發財,這是人之常情,但真正收藏人的心里有不一樣的看法,收藏就是“玩”,真正的玩家是,讓收藏能給自己帶來精神上的享受,然而也不是每個收藏者都能“玩”得好,要想玩出成績,還有一番學問呢!收藏“范曾十二生肖金幣”的人,玩的是藝術,品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玩得自得其樂!只有以學習和研究的心里搞收藏,才能真正“玩”出樂趣來。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