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國紀念傳統節日郵票品種發行了很多,其中包括中秋節、元宵節、春節等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在內都已登上過郵票,而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新郵專業委員會主任王立均介紹,紀念節日類型的郵票票面設計精良,富有文化內涵,具備一定的觀賞性,又由于題材的獨特性而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傳統節日郵票穩中趨升
從廣州市縱原郵幣卡市場走訪時發現,在紀念節假日類型的郵票中,傳統節日題材的郵票明顯要比其它品種更受歡迎,如2000年發行的春節題材郵票,小版張價格價格翻了近1倍。王立均表示,2001年發行的“端午節”郵票和2002年發行的“中秋節”郵票,目前的市場行情均有一定幅度的升溫,“‘端午節’和‘中秋節’小版張價格雖然沒有‘春節’高,但是相比發行初期,其價格的上漲幅度非常可觀,‘端午節’小版張和‘中秋節’小版張均翻了3倍有余,另外,‘清明節’小版張的表現也不錯,發行價翻了近5倍。”
傳統節日題材郵票在郵市上并不是十分受捧,和生肖郵票相比,多數人追逐的“明星品種”,其甚至可謂是冷門題材,對此,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郵票專家林志杰表示,傳統節日題材郵票是為紀念中國傳統節日而特意發行的郵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受眾群眾基礎良好,特別是在其對應的節假日期間,更是備受歡迎。長期以來,這些品種的郵票雖然算不上是郵市中的主流板塊,但仍具備一定量的市場需求,經過市面上的流通和消耗,隨著存世量的減少,其未來價格也會穩步上揚。
名畫郵票僅次于生肖成熱門
市場的不斷回暖,名畫郵票逐漸進入藏家的視野,名家書畫是近年來拍賣市場最耀眼的明珠,在目前的郵市也不例外,據了解,名家書畫題材的郵票今年來行情都有不錯的發展勢頭,上世紀80年代發行的《簪花仕女圖》,當時小型張面值2元,現在市 價已突破千元大關;后來逐步發行的《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步輦圖》,價格都逐漸看漲。林志杰表示,從近2年的市場實戰表現中,“名畫”板塊發展勢頭迅猛,已然成為僅次于生肖板塊的第二大主流行列。
業內專家預測,今年各大拍賣行將進行書畫類藏品的拍賣,很可能再次創造天價,而與名畫題材相關的名畫郵票也將成為熱門品種,勢必帶來不錯的升值預期,目前《奔馬》、《齊白石作品選》等名畫整版票的價格都接近10萬元,《富春山居圖》郵票,《清明上河圖》郵票等低位品種仍有很大升值的潛力。
然而,名畫題材郵票為什么會如此受追捧,對此林志杰認為,主要是資金入場托市影響,而選擇名畫板塊的原因,一是名畫板塊品種不多,量稀價高,其次是設計美觀,深受收藏者的喜愛。另外不少禮品公司均把名畫題材作為近段時間的禮品冊產品,也是這個板塊行情上漲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名畫郵票受追捧不乏受書畫市場的影響。近年來,書畫逆勢上揚,市場持續升溫,其價格普遍處于市場高端,并呈現出了一定幅度的上漲趨勢。書畫市場行情喜人,也帶動了同等題材的名畫郵票的發展。
林志杰強調,名畫郵票市場行情如果過于火爆,不排除是有人利用名畫的概念來炒作,要警惕名畫題材中新郵的炒作現象。名畫題材中的新郵上漲,有時可能是資金托市,利用新郵刺激,帶動同板塊老郵的行情,以打破目前老郵遇到的瓶頸。
新郵波動大投資需謹慎
專家指出,近段時間以來,熱門郵票呈現欲漲還跌、繼續盤整的走勢,部分品種經過短暫的上揚之后,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然后再上揚,再回調,周而復始,目前并無實質性的回升。新郵品近期又有小幅回落,但幅度不大,成交量依然呈萎縮狀態。
對此,王立均指出,新郵的市場變化主要還是受資金炒作的影響,波動較大,時有出現價格暴漲暴跌的現象,而相對來說,老郵就會穩定一些。不管是傳統節日題材的郵票,還是名畫題材的郵票,他建議,新近發行的數量都比較大,應以少購買為宜,而早年發行的郵票,由于通信消耗、國家消耗等因素,市場消耗量大,可供炒作的量也十分有限,值得投資者關注,可以考慮入手,而手中有貨的投資者則不要急于出手,以謹慎觀望為妥,同時還要避免追高買入,否則一旦止高回落,投資者勢必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