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的父親是一位老郵票收藏愛好者,去年他父親去世后留下了一冊清代郵票,由于他不集郵就會賣給了我,雖然是半賣半送花錢不多,但是這些郵票里面也有真有假,因為他父親當年為了研究郵票必須要用真假郵票作比對,但遺憾的是他并沒有標識真?zhèn)巍?br /> 我拿到郵票冊后,認真辨別了真假,冊內(nèi)確實都是一些大龍和慈壽郵票,不僅有盛套的也有散票,并且是新、舊和真、偽混存,全冊共140多枚,這些偽品中既有民國時期的,也有上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的,只是造假的方式大同小異,大部分都是凹版或珂羅版印制,小部分是木刻版印刷和臘紙版油印,其中也有幾枚是90年代中后期的膠印。
經(jīng)過辨認發(fā)現(xiàn),郵冊中的大龍假郵票色澤不鮮艷,原票色澤鮮艷而且凸版銅模印刷。假郵票紙張硬朗,原票紙張軟薄。假郵票龍尾分二條,一條粗墨綠尾,一條是須尾,而原票則龍身圖案細致,一條龍尾,明顯與假票版別不同。
而另外一套大龍假郵票棕黃色,色澤不鮮艷,采用凹版印刷,紙張硬朗。而原票為凸版銅模印刷,紙張軟薄。假郵票龍身圖案粗獷,龍頭左眼模糊,似成單眼龍,沒有須紋,原票龍身圖案細致,龍頭金精火眼,須紋清晰,明顯地版別不符。
再說慈禧60壽辰紀念郵票,郵冊中的淡玫紅色4分銀、洋紅色24分銀,原郵票紙質(zhì)白而薄,有太極水印,齒度P12,小型票票幅為19.5毫米×24毫米,大型票票幅為31.5毫米×24.5毫米,凸版銅模印刷。但是假郵票紙質(zhì)淺灰而厚,有纖維(不會有太極水印),油墨色彩新,沒有原票因年代歲月留下的老油墨和色澤自然的痕跡。由于版別和印刷存在的技術差異和滲墨的關系,顯得畫面和文字生硬粗糙缺泛清晰度。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19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