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8年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其主要圖案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龍,簡稱大龍郵票,共3種面值,幣制為關平銀、1分銀為綠色,3分銀為紅色,5分銀為黃色,刷色有深淺暗亮等差異,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膠,齒孔12.5度,由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制,根據票幅和紙張等特征分有薄紙、闊邊、厚紙大龍三大類。
薄紙大龍印制于1878~1882年,是第一期郵票,它的紙質韌薄,略呈透明,圖框間距約4.5~5.0mm,紙張比較復雜,有的脆薄而易裂損,由于紙張尺寸關系,3分銀全張改為15(5*3)枚,除2分銀外,另兩種印量較少,5分銀新票存世特別少,為名貴品,俗稱黃5分,全張新票為孤品,原由美國集郵家施塔收藏,曾被中華郵票會譽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厚紙大龍印制于1883~1885年印制,郵票紙質厚而不透明,圖框間距2.5~3.25mm,由于子模磨損和紙張尺寸關系,全張都改為20(4*5或5*4)枚,按齒孔形態又分光盼、毛齒2套。
如今郵票行情將中國第一枚郵票發行日期確定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間,并且其價格明朗,不管是大龍不是蟠龍,其版本非常多,并且不是所有版本的價格都高不可攀,郵票收藏者可以選擇其中價格合適的進行收藏。
郵票和其它投資市場一樣,同樣有高潮有低谷,近幾年來,新郵市場一片低迷,唯獨老珍稀趨勢價格水漲船高,很多清代郵票將成為收藏新軍的新樂園,不管整體市場怎樣變化,一些老珍稀的品種往往不受大環境影響,這些品種同樣都能保持自己的價值地位,投資平白無故系數相對更高,所以投資老珍稀品種可能會比投資其它品種投入要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