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郵政公司烏魯木齊市分公司和烏魯木市集郵協會2月4日在新疆會展中心舉行“烏魯木齊首屆生肖民俗集郵文化展”暨“《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首發式”。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獨創的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較準確反映了季節的變化并用于指導著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為360度。按照天文學的慣例,以春分點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到達的時日稱為“某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不僅對中國人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推進了社會進步,并且也日漸融入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領域,為全世界華人認同,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早在2006年就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中國政府又將二十四節氣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為進一步反映二十四節氣這一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國郵政立春當天發行了《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此套郵票共6枚,此套郵票表現了春季的六個節氣,約請了當今畫壇中的實力派畫家劉金貴進行創作,畫作構圖巧妙嚴謹,筆墨酣暢利落,人物造型憨態可掬,畫面典雅中不失靈動,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在每枚郵票的下方特別增加印制了黃經刻度。
《二十四節氣(一)》是二十四節氣的首套,按一年四季的概念分四組發行,每組3枚,發行時間分別是2015年、2016年、2018年和2019年,2019年完成整套郵票發行的同時安排發行小全張1枚,將組成一個圓形,寓意地球公轉、自轉產生節氣,并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特殊品種。
與此同時首發式現場郵局工作人員還為郵票收藏者和喜歡收藏的市民奉獻上多款超值的生肖系列郵品和《拜年》系列郵票郵品并為郵票收藏者免費提供加蓋《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發行紀念郵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