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郵票市場熱門品種層出不窮,其中多年來無法撼動的編年小型張也走出困境,成交量持續放大,涉及品種多,是這10年來沒有見到過的景象,下面點購收藏網就帶大家一起回顧2014年郵票市行情。
編年小型張走出困局
編年小型張走到今天這種窘境,政策導向性的轉變、資金的嚴重短缺、資金博弈方向的改變都是亟待破解的重大問題,但卻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編年小型張在上世紀90年代的行情中曾經大放異彩,是資金博弈的對象,漲幅在一二十倍的品種并不少見,是行情的主導者和主宰者,可以說是一統天下。然而,隨著資金大量撤離,市值龐大的編年小型張就走上了慢慢調整之路。價格一跌再跌,不少品種甚至跌到了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盡管這樣,沒有幾個投資者敢在編年小型張上進駐,最多也就是零敲碎打罷了。正是這種無法忍受的煎熬,才換來了編年小型張在2014年的全面崛起,“竹子”、“龍門石窟”、“萬國郵聯”、“太湖”等小型(全)張都是集郵者和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品種,親身經歷者對于這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有深刻體會,這些品種成交量的暴增性和持續性,可以說是15年以來首次展現,其漲幅在50%至300%之間。
郵資片一馬當先
原本認為估值業已趨于合理的某些品種,在趨勢調整中的估值就有可能變得不合理了。簡單意義上的估值,就有可能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和價值。僅僅依靠估值判斷走勢也就變得不那么可靠。郵資片一直以來,扮演這個角色。即使在絕大多數郵票的趨勢性調整基本結束的情況下,郵資片的調整仍未完結,繼續脫離它原有的估值區間,向更低區域下滑,有時候超出預期。但這波行情卻改變了郵資片原本就不合理的估值空間,它不僅成為行情發動者,還扮演著行情推動者和延伸者的角色,這至少是15年以來,郵資片首次成為行情領銜者,資金選擇它作為博弈突破口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在紀念郵資片飆升的同時,略顯笨拙的特種郵資片也同樣快馬加鞭,不少品種漲幅都達數倍,郵資片魅力展現。但也要保持清醒,不能被某些假象迷惑。
生肖郵票風采依舊
從這些年和2014年實際情況看,第二輪生肖票除了在2009年至2011年的行情中表現搶眼之外,此后再也沒有什么像樣動靜;而第三輪生肖票卻不是這樣,它們在市場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大,可以說是大版票、小版張和贈送小版張共同推進,在2014年的行情中再次展現了第三輪生肖票的風采。除了“癸巳蛇”和“甲午馬”大版票因發行當天投機過度造成價格“雪崩”而尚未治愈之外,“庚寅虎”與“甲申猴”等大版票價格迭創新高,后者業已超過1200元,依然是第三輪生肖票中價格最高的品種。從多年情況看,生肖票一直是資金博弈的主要對象,有的時候可能會比較突出,有的時候可能會沉寂一些,不斷清洗浮動籌碼,以圖再攀高峰。將第三輪生肖大版票作為啟動行情或者助推行情的突破口,生肖小版張、贈送小版張和小本票積極跟進,其操作思路與以往相比并未發生顯著改變,因為啟動生肖票可以做到少花錢,多辦事的效果。這一招,在多次行情中屢試不爽,眾人也愿意看到這種情況,“庚辰龍”版票價格重上6000元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效應。一次性收購100套第二輪生肖版票大全套的舉動,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小版張再出騎兵
無論是初級反彈行情還是中級行情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是由政策導向性決定。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在歷次行情中都是中堅力量。2003年小版張的價格幾乎都已在百元之上,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這三四年來,2003年小版張原有光芒處在消散之中,但小版張這個群體仍是星光燦爛。在2014年這波行情中,2013年發行的、“景泰藍”、“中國古鎮(1)”等小版張的能量首次得到了集中釋放,頗具當年2003年小版張的風范。這幾個品種發行之后的表現一般,甚至還不如新發行的編年小型張,但就在大家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之時,資金的運作悄然無息地開始了,并且是每到一個關鍵時間節點躍上一個新臺階,從而向人們昭示參與博弈的堅定決心;而“感恩母親”小版張在逆境中迭創新高,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本市場”、“草書”等小版張的快速翻番行情,同樣充分顯示出了資金博弈的信心。“唐詩三百首”小版張在行情中成為人們競相追捧的對象,價格從26元快速上揚到120元,成交量連續陡增,成為了行情領軍者,為行情不斷延伸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