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郵政博物館近日舉辦了2014海峽兩崖集郵聯誼展覽,此次郵展以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本次兩岸集郵界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共同推動源遠流長的中華集郵文化,是兩岸郵票收藏者共同愿望的一次實踐。
本次展會共展出200框集郵作品,其中廈門50框,部分郵集曾在國內和國際郵展中榮獲金獎、大鍍金獎。展會期間還舉行“兩岸郵學論壇”,并舉辦“2014海峽兩岸集郵聯誼藝文展”,展出中國書畫及玉器等珍品。展場有臨時郵局郵戳供兩岸郵友蓋用。本次兩岸郵展,由廈門市集郵協會、臺灣中國郵票研究會聯合主辦,同安第一中學海峽兩岸集郵文化研究會、臺灣中華文物郵學會等共同協辦。福建省集郵協會、廈門市集郵協會參訪團一行參加此次盛會。
抗日戰爭后,孔子題材進入集郵圖案,當時教育部提倡尊師重教,紀念孔子,向當局申請于1947年發行郵票以志紀念,郵票全部采用孔子事跡為圖案,四枚一套,并且,此套郵票被集郵界認為是第一套孔子題材郵票,此后,海峽兩岸多次行孔子題材郵票,在1989年孔子誕辰2540周年時發行了孔子像郵票小型張和另外兩枚紀念郵票,分別為“杏壇講學”和“周游列國”,此后1999年、2006年、2010年等年份也發行相關題材郵票,這些郵票深受海峽兩岸郵票收藏愛好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