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收藏品的銷售較為火爆,各類廣告鋪天蓋地,由于種種原因導致部分宣傳內容還有一些不盡詳實,甚至含有誤導成分。因此,面對林林總總的貴金屬收藏品,消費者在購買時必須擦亮眼睛以免上當。
職業打假人王海又有新動作:因檢測《范曾十二生肖純金紀念幣》中含金量有假,日前他將著名畫家范曾、金幣發行方及銷售方告上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近年來金銀幣收藏炙手可熱,金銀幣收藏群體迅猛增長。與此同時,受高額利潤驅動,不法分子利用人們對貴金屬紀念幣收藏領域不甚了解之機,大肆發布虛假金銀幣宣傳信息,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個別媒體刊登金銀幣的廣告中含有大量虛假信息,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國家法定貨幣形象,損害了中國人民銀行的信譽和形象,也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中國人民銀行將保留對此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同時,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進一步了解貴金屬紀念幣的相關知識,增強對貴金屬紀念幣真偽的辨別能力,謹防受騙。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維權反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從維護國家法定貨幣的權威性出發,從保持金銀幣市場的純潔性著手,認真研究制假、售假的特點和規律,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品牌建設等多種手段,與時俱進制定對策,完善機制,對制、售假冒貴金屬紀念幣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堅決治理和打擊,確保金銀幣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貴金屬幣頻現“李鬼”
今年3月19日,職業打假人王海購買了范曾授權北京飲蘭山房公司、北京中海福公司發行的宣稱“耗用68.6克純黃金”制作的《范曾十二生肖純金紀念幣》一套。經檢測發現其含金量有假,于是將范曾、金幣和畫卷發行方、銷售方告上法庭索賠3.7萬余元。北京朝陽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王海認為,上述4方違反規定以金幣名義銷售黃金制品,生產、銷售嚴重虛標黃金含量的黃金畫卷,涉嫌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變相提高商品價格欺詐消費者。另外,他們在廣告中大量使用“其價值無人能與爭鋒”、“絕對是越傳越值錢”等廣告語欺騙消費者。他起訴至法院,要求上述4方賠禮道歉,雙倍返還貨款3.7萬余元。
據稱,著名畫家范曾發現自己的作品上了金幣,而發行方并未取得自己的授權,他將香港金幣總公司、北京中海福公司告上了北京市二中院。日前,法院已審結此案。
范曾認為,兩家被告的行為嚴重侵害了自己的著作權。范曾稱,首先他未對任何人或單位授權《十二生肖圖》用于生產和銷售《范曾十二生肖純金紀念幣》;其次,自己從不參與任何所謂的“現場簽售”活動,兩位被告發布的虛假廣告內容使他的名譽權受到損害。
范曾稱,根據廣告宣傳,其生產侵權產品的數量為5000套,銷售價格為19800元,根據紀念品行業的利潤水平約40%,二被告的獲利應超過2000萬元。據此,范曾要求二被告立即停止生產和銷售侵犯著作權的產品;賠禮道歉,并賠償500萬元。據悉,此案將于近日宣判。
事實上,近年來發生的假冒貴金屬紀念幣案件呈現增多趨勢。2007年4月,李先生花費2.5萬元,購買4套某保險公司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并獲贈了2套“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福娃全家福彩色純銀紀念章大全套”。
某保險公司聲稱,“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福娃全家福彩色純銀紀念章大全套加奧運五福娃一套”價值7960元,該贈品經奧組委授權限量生產。
今年3月6日,李先生經查詢獲知中國金幣總公司未發行該套紀念章,確認為假冒產品,即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返還購買保險的款額并賠償自己的經濟損失共計5萬余元。
去年5月底,杭州的夏先生花2.16萬元購買了兩套《北京2008年奧運會金銀紀念幣集錦》,這款集錦共46枚紀念幣,其中有38枚1盎司的彩色純銀紀念幣,4枚1盎司的奧運銀幣,2枚1/3盎司的奧運金幣,1枚1盎司五福娃銀幣和1枚第29屆奧運會會徽紀念幣。
經銷商表示,這套紀念幣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惟一授權,并由“中國金幣總公司”授權、監制和發行。還出具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授權書》、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的《檢驗報告》以及北京第二公證處的《公證書》。
經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檢測,這套紀念幣的材質為“非貴重金屬”;北京奧組委法律事務部確認,這套紀念幣的授權書系偽造的。中國金幣總公司出具的《鑒定意見書》則明確表示,這套紀念幣系假冒產品。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