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的收藏投資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金銀紀念幣作為國家貨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而且逐漸成為大家收藏投資的一個重要選擇之一,不過因為金銀幣屬于融匯了現代先進工藝和豐富傳統論的高端藏品,決定其收藏投資價值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很容易走進誤區,從而降低收藏投資金銀幣的收益,那么這些誤區具體有哪些呢?
第一大誤區,過于看重金銀幣的材料價值
金銀幣被譽為貨幣中的貴族,黃金(1293.8,-0.21,-0.02%)白銀(19.64,-0.03,-0.15%)的材質讓它格外引人關注。也許正因為如此,人們在談論金銀幣時,十分熱衷于了解金銀幣的“分量”,并會不由自主的在心中根據目前的金銀價格,換算出一套金銀幣的材料價值,甚至由“料價比”來判斷一套金銀幣的售價是否偏貴。
不可否認,金銀幣材料的價值是金銀幣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如果我們過于看重金銀幣的材料價值,那么無疑就走進了一個大大的誤區。首先,金銀幣的收藏投資價值取決于很多因素,比如:發行量、題材、鑄造工藝、設計理念、發行價等等。材料價值與以上因素相比,應該屬于影響金銀幣收藏投資價值的次要因素,同樣規格的金幣或銀幣會因為題材、發行量等的不同,價格千差萬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套金銀幣十分受到市場的歡迎,且發行量也不大,那么它的價格會不斷走高,這時金銀幣的材料價值就顯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其次,我們可以從金銀幣的“親戚”流通紀念幣的身上,找到材料價值其實并不十分重要的例證。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流通紀念幣的大家庭中,大量面額1元的紀念幣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元,升值幅度高達百倍、千倍。而流通紀念幣的材質大多為鋼芯鍍鎳,材料價值不值一提,并且,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較金銀幣要大得多,動輒百萬千萬。可見,只要當金銀幣的群眾基礎在不久的將來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那么它的材料價值自然就不會成為大家議論的中心了。
第二大誤區,過于關注熱點題材的金銀幣,盲目跟風
金銀幣市場的發展必然會產生許多投機炒作的行為,而對于一個對金銀幣市場了解不深的藏家,很難判斷哪些是炒作、哪些是投資機會,看著價格天天漲,往往就會跟風買進,然后被套。然而,這主要是大多數人都過于關注熱點題材的金銀幣導致的后果。一套金銀幣在一個較短的時間段內受到大多數人的關注和爭相購買價格當然會水漲船高,然后看到價格在不斷上漲,又會有新的人加入進來,更加推高價格。當突然潮水退去,沒能及時逃離的人就會被套。
遇到熱門題材的金銀幣需要格外的小心,寧可暫時觀望也不要輕易出手,多看少動,等待價格調整的時機到來。另外,我們要做的還有仔細分析這套熱門金銀幣的內在價值,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與其它題材的金銀幣進行比較,這些都將比較有助于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第三大誤區,過于關注金銀幣的短期漲跌,不能長期持有
這點往往是大家最容易忽視和難以控制的一個地方,當我們賣到自己喜歡或看好的金銀幣時,總會不自覺的經常關注其價格的變化,甚至心情都會隨之起伏。尤其是當自己買入的金銀幣價格持續上漲時,常常擔心后期會回調,會減少目前的收益,而匆匆賣出。而當自己買入的金銀幣價格持續下跌或變化很小時,又會懷疑自己的判斷,認為選錯了品種,做出虧損賣出的沖動決定。
以上這些收藏投資金銀幣的心態不可取,金銀幣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供求關系的不斷轉換,逐漸趨于合理,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價格的變化正是市場在尋求平衡,不斷修正高估或低估價值的過程,在這樣一個時期做出賣出的決定,顯然不夠理智。
第四大誤區,以金銀幣的面值判斷其收藏投資價值
這不僅是新手常犯的錯誤,許多有一定收藏經驗的藏友,也時常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面額大的金銀幣收藏價值更高。其實,這是一個十分片面的認識。我們知道我國發行的金銀幣,其面值只具有象征性,不代表它的實際價值。雖然從面值、規格、發行量三者的關系來看,一般金銀幣的規格越大,面值也越大,發行量也越小,但這并不表明面值大的金銀幣收藏價值就比面值小的要高。
我們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來進行比較,從橫向上來看,同一套金銀幣中,面值大的金幣升值空間不一定比面值小的銀幣大,比如五臺山金銀幣,其中的2盎司銀幣面值20元,1/4盎司金幣面值100元,面值20元的銀幣目前的升值幅度就遠超面值100元的金幣,這類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從縱向上來看,不同題材的金銀幣,由于發行時間、題材、發行量等都各不相同,面值就更不能表明一枚金銀幣收藏價值的高低了。
當然,面值因為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再加之人的慣性思維作祟,被誤認為越大越有收藏投資價值完全可以理解。只要我們知道,一件藏品的收藏投資價值指的是它未來的升值空間大小,而不是它目前所標注的各種外在價值,才不會被迷惑。
第五大誤區,過于注重版別的收藏,低估了金銀幣版別收藏的難度
版別收藏一直是錢幣收藏愛好者津津樂道的一種收藏方式,尤其是一些古幣,版別較珍稀一般價值不菲。但如果把這種收藏方式移植到金銀幣的收藏投資上來,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了。
第一,金銀幣的版別遠沒有古幣或紙幣那么多,但收藏的難度未必比它們低,因為早期我國發行金銀幣主要是為了換取外匯,發行的品種和版別較多,且大多流向了海外,目前市場上較難見到,流通量十分稀少,自然價格也相當昂貴。對于普通集藏愛好者而言,集藏的難度較大,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第二,由于大多數藏友的資金量是有限的,如果過于追求版別的收藏,必將極大的限制集藏金銀幣的品種和范圍,從而導致和許多題材、工藝與設計俱佳的金銀幣失之交臂。第三,版別收藏的意義不如古幣,學術研究價值有限。新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歷史不過30余年,還談不上有深厚的積淀,版式上的細微差異并不值得大家一味的追捧。相反,如果過于注重版別的收藏,還會給市場的不良炒作行為創造機會,損害新加入集藏愛好者的利益,給他們造成誤導。
當然,金銀幣的版別收藏作為一種趣味收藏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如果過于注重,則會走進金銀幣集藏的死胡同,不值得提倡大多數集藏愛好者加入到其中。
隨著金銀幣集藏隊伍的不斷壯大,長期來看大部分金銀幣價格的上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其中一些題材、工藝受歡迎的金銀幣出現大漲也不會是一件十分讓人意外的事情。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