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民幣的稀缺度可以從存世量來評定,從而可從票幣的發行年代、面值大小、冠號位數及回收方式作為評定標志,下面點購收藏網教大家如何判斷人民幣稀缺度。
一,面值大小的標志
一般而言,高面值的人民幣較低面值的人民幣存世量少。因為高面值人民幣大多都被收回,除特殊情況外,民間一般不會保存。例如第一套人民幣中的50000元券和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0元券存世量都很少。
二,回收方式的標志
人民幣一般采取兩種收回方式,一種是只收不付方式,另一種是限期收回方式。前一種方式較常用,后一種方式一般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例如:第一套人民幣全部票券和第二套人民幣3元、5元、10元紙幣就是采用限期收回方式,因為第二套人民幣提高了單位貨幣價值,以1:10000元限期兌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3元、5元、10元券由干政治原因,提前收回。一般說,采用限期收回方式的票券存世量要少干只收不付方式收回的票券。
三,號碼位數的標志
人民幣號碼位數少的票券一般比位數多的票券稀少,因為號碼位數的多寡標志著紙幣的印制發行數量的多寡,位數越多的其印制發行數量越多,相對存世量也越多,反之存世量也越少。例如:第一套人民幣50元工農和100元輪船票券上分別有六位號碼和八位號碼之分,六位號碼的票券均較少見。
四,發行時間的標志
人民幣發行年代越早越稀缺,因為紙幣不能長期保存,它可因各種原因被破壞、毀損和廢棄,包括天災人禍。例如:第一套人民幣發行年代最早,其存世量相對很少,故較稀缺,所以價格一度上漲到了現在的600萬。又如:第三套人民幣中發行最早的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和1962年版背綠l角券,現在已很難見到,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稀缺的兩張票券,也被堪稱為鈔王。
越來越多的人進軍錢幣收藏行業的同時,前三大人民幣已越來越稀缺,判斷人民幣是否稀缺可以通過以上四種標志。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