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幣在統一各解放區貨幣的基礎上發行,1948年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解放了祖國大片土地,華北、西北、東北各解放區已連成一片,發展生產、商品貿易等都要用錢、花錢、收付貨幣。
然而,由于當時各解放區發行的貨幣不統一,貨幣比價不固定,貨幣間相互兌換十分繁難,迫切需要發行一種獨立、統一、穩定的貨幣,下面點購收藏網介紹第一套人民幣發行的特點:
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幣發行,1953年12月結束,共發行了12種券別,分別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 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券。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 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第一套人民幣帶有明顯的戰爭時代色彩:
一,票面設計圖案比較單調,色彩變化少;
二,面額大(最大的50000元),單位價值低,在流通中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不便;五是票券防偽功能差,采用了落后的暗記防偽;
三,印制質量粗糙,印制技術、工藝不統一,紙張易磨損;
四,票券的面額、版制種類繁多。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