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顯示了國家的特征,人民幣是新中國成立后的法定貨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后首次發行的貨幣,發行到現在,最高面值的是5萬,最低的只有1分,統一發行人民幣它清除了其它黨派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在國民黨的政治下產和的幾十年通化膨脹,并且使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空前膨脹,從而使解放戰爭獲得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隨后發行的人民幣都對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8年12月1日我國開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到現在已發行了五套,第一套人民幣在解放初期發行,通化膨脹嚴重,最高面值為5萬元,沒有輔幣,第二套人民幣在第一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刪掉了10元以上面額,發行了輔幣,然而,貨幣的券別結構與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第一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低于100元的面額有1元、5元、10元、20元和50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說,為適應經濟發展,急需一種統一的新貨幣取代舊貨幣,人民幣發行后逐步使流通區域擴大,原來的貨幣停止發行流通,并逐步收回,由此,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
需要更大面額的人民幣嗎
天則經濟研究所的一位學者在2002年說:“必須印制500元大鈔。”他認為,改用500元大鈔可降低每年總成本達到20億元以上。比起一些國家500、1000、10000等大面額,不少人認為人民幣的最大面額顯然小了。
但近日有關大面額貨幣發行的傳聞再一次引發外界爭論。反對者認為當前形勢下,發行大面額鈔票將使通脹速度加快。更有人認為,發行大額鈔票更易帶來假幣、洗錢、貪腐等犯罪。
在1987年4月第四套人民幣陸續發行之時起,50元和100元就在1987年、1988年得以發行。而20元重新出現時間較晚,這受益于第五套人民幣的發行。
中國人民銀行在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在2005年8月31日又發行了其新版,使印刷工藝更精湛和防偽技術水平得以提高。官方稱:市場流通中的低面額主幣承擔起找零角色,便在第五套人民幣中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讓面額結構更合理。
中心支行人士認為在滿足經濟發展和商品流通的前提下,減少票面種類,可提高單位貨幣的價值量和貨幣信譽度。這科學的券別結構更適應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
盡管發行大面額人民幣被認為應提倡,但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蔡真卻認為沒必要。他說,現今的支付手段日益發達,對于大小面額的支付都有可替換的支付手段。
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除了向個人收購農副產品和其他物資的款項和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外,開戶單位支付給個人的款項,超過了使用現金限額(1000元)的部分,都應用支票或銀行本票支付;若需全額支付現金的,經開戶銀行審核后批準支付現金。
對國外而言,大面額貨幣的發行在近年也引發爭議。
在2013年的4月,有知名機構發布報告說從歐債危機爆發至今,歐元的需求急劇下滑,尤其是500歐元面值的紙幣,絕大部分都被用于不法行為。為了不讓大額鈔票干擾正常的經濟秩序,它呼吁歐洲央行應盡早廢止500歐元的發行流通。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