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錢幣市場20多年來幾起幾落,有旺季也有淡季,只要新的題材拉動,那么我們仍會看到恢復和發展的前景。
中國錢幣收藏市場依然處于調整期,這種調整期從2013年開始,具體表現為市場相對低迷,成交量減少,價格疲軟,包括我們所做的數據分析,老精稀幣跌了30%~40%,而前幾年發行的新幣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原因有:
1.近幾年黃金和白銀價格大幅度下跌,例如去年黃金價格跌了30%,使中國黃金市場出現很大變化,材料價下跌影響了銷售情況;
2.宏觀經濟進入增速放緩,影響錢幣的投資和收藏。一個是近幾年黃金和白銀價格大幅度下跌,例如去年黃金價格跌了30%,使中國黃金市場出現很大變化,材料價下跌影響了銷售情況;
3.近幾年都沒有什么新的題材,沒有熱點,也就難以推動錢幣市場。
然而,這種狀況是否會繼續下去甚至變得更差呢?有些人認為這種狀況會繼續下去,少則兩三年,長則5到8年,市場要做好中長期準備,同時銷售商和收藏者都要調整好心態來應對,然而,這對于收藏者來說也許是個好消息,由于價格低,今年的《西湖》,去年的《普陀山》,價格都比之前發行的系列幣低很多。所以趁低參與,也許是個好機會。
二級市場發生很大變化,過去半年內就出現了三個文交所,他們圍繞錢幣的流通變現做了一些項目,有利于存量的調整和流通,也是值得關注的重點。他們是相對比較規范的公眾平臺,也能起促進錢幣市場發展的好處。與此同時,金幣公司作為金銀幣的發行經銷直屬機構,也正視了市場的變化,采取了一些措施來加強市場的宣傳推廣,讓老百姓多知道多了解,才有可能參與到其中。另外金總減少錢幣的發行量,采取精品戰略,這些都有可能促進市場的發展。經銷商也在調整自己的架構,已經向比較務實、做精做強的角度去考慮經營,而不是熱衷于鋪店、拉長戰線,此外,近幾年,幾個新的錢幣板塊相繼入市,如流通紀念幣、紙幣,都是比較普遍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品種,而且起點比較低,比較容易深入人心。
目前正是市場的調整期,所以要正視這種低迷,并不是今天買今天就發達,市場各方都要有所堅持,并相信市場始終會有所好轉,20多的來,中國錢幣市場幾起幾落有旺季也有淡季,只要有新的拉動就會看到發展前景。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